辽宁省地质勘查院有限责任公司

Liaoning Institute of Geological Exploration Co., Ltd

 

  • 回到顶部
  • 0411-87815109
  • QQ客服
  • 微信二维码

险峰下的红柳 ——地勘院公司地质矿产调查分院红柳滩锂矿详查纪实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七月,辽宁省地质勘查院地质矿产调查分院承接山东省第一地质调查分院的新疆和田红柳滩锂矿详查中的基础地质工作,包括1:10000、1:2000地质填图及地质剖面测量工作。对于没有高原工作经验的我们,还是心存顾忌,但是为了开拓市场,为了证明自己,我们分院三人毅然决定克服一切困难,向高原进发。

工作区位于大红柳滩,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田县朗如乡管辖,位于G219国道(新藏公路)3037.5公里北侧,为南疆高原区,属于西昆仑山脉。昆仑山被古人称为“神山”,在中华民族文化史上有着万山之祖的显赫地位。大红柳滩距乔戈里峰不足300公里,乔戈里峰是喀喇昆仑山脉的主峰,又称K2峰,是国际登山界公认的八千米以上攀登难度最大的山峰。第一次的高海拔工作之行,就在喀喇昆仑山脉、西昆仑山脉,在K2险峰脚下,我们心中虽有忐忑但也难掩激动之情,也期盼着亲自目睹昆仑胜境的真实容貌同时增长见识,开拓眼界,为自己的地质工作生涯平添浓重的一笔。

我们从海拔1200多米的叶城县乘车,这里是G219新藏线的开始,路上醒目的“0公里”的标志建筑提醒着我们,通往“天路”的行程已经开始。“行车新藏线,不亚蜀道难。库地达坂险,犹似鬼门关;麻扎达坂尖,陡升五千三;黑卡达坂旋,九十九道弯;界山达坂弯,伸手可摸天”。这段顺口溜就是新藏线艰险的真实写照,而我们要一路穿越这三个达坂。

一路向西,近500公里的车程,边疆绝美的自然风光映入眼帘,独特的民族特色建筑和朴实的新疆人民共同构筑了一幅和谐自然的图画。这条路是探险者的乐途,也是直通天堑的艰险之路。

时而在无尽的笔直的大路上飞驰,时而在错综复杂的盘山路上缓缓行驶,路上共有四个达坂,达板在维语和蒙语是高高的山口的意思。到达海拔4969米的塞力亚克达板的时候,已是云端之上,雪花飞舞,完全体验了冰火两重天的极端天气,叶城县还是夏季的烈日炎炎,这里却是需要赶紧套上棉服的“寒冬腊月”。来到昆仑山,才知道了“山之大,不知几千里也”,千丈高山拔地而起,直插云霄,煞有从天而降、迎面而来的巨大压迫感,山顶终年积雪,覆盖在山头的皑皑白雪和漂浮在山头的片片白云,纯白色间的交融分不清了彼此,仙境莫过于此吧,这里山势逶迤磅礴,山间的冲积河谷平坦开阔,山顶融雪,汇聚成奔流不息、汹涌澎湃的喀拉喀什河,夹杂着泥沙,浑浊、冷冽奔涌而下,滋养着新疆广袤的土地,孕育了高原植被和生灵。亿万年的演化形成了一处处波澜壮阔的地质奇观,这里的山川、河谷、山脚下的冲积扇、山谷中的冲洪积砾石都是以前认知和所见的数倍大,这里仿佛是一个被放大的世界。偶尔几头牦牛,几头骆驼、一群山羊在河谷中悠闲的吃草,大山的荒芜险峻、河谷中郁郁葱葱绿色的生机,共同勾勒出属于这块土地独有的模样和性格。

经过海拔3200米的三十里营房,我们在这里休整一天,沿途可见来自全国各地的穿越新藏线的探险爱好者,在这里你可以看到来自我们国家各省市的车牌,也陆续见到我们的地质同行,我开玩笑的和同事说起,地质人是可以识别地质人的,因为我们都有共同的特点,晒的红红黑黑的脸颊,风尘仆仆的着装,三五人成组七八人成队,走到哪里都有一种渴望解译山川的特质,眼睛里都有游历山河后的沉稳坚毅,随身携带都是同样的地质工具。夏季漫漫白昼,这里是太阳眷顾的地方,傍晚十点半才开始进入黑夜,整个人的生物钟就要随着当地的习惯和这里的日出日落来调整。来不及逐渐适应海拔的高度,我们一大早就出发前往大红柳滩。路上,两侧山峰上见到了边防军队的标语,白色大字印刻在雄伟的昆仑山南向山坡处,“弘扬喀喇昆仑山精神”,这句口号随着山谷里的低沉的风语,不断在耳边回荡,不仅诉说着我们最可爱的边防战士的勇毅和边疆建设者的情怀,同样也激励着我们地质工作者,在茫茫大山大漠里寻找矿藏,为祖国地质事业挥洒汗水,奉献青春。

镌刻在昆仑山上的标语至今鼓舞着华夏儿女

一路颠簸,终于来到了海拔4200米的大红柳滩,这里以海拔高,山势险峻而被当地人所熟知,它距世界第二高峰乔戈里峰只有270公里,红柳滩顾名思义,这里以前是长满红柳的地方,但是在交通极为不便的五六十年代,人们生存需要,不得已用它们来进行取暖,基本被砍伐殆尽,如今偶尔可见几颗孤零零的红柳屹立在河谷中,对生命的渴望,无惧高原严酷的自然条件,它们倔强、顽强的身影给人信心,传递希望。

我们住的地方是简易拼装的彩钢板房旅店,更像是一个个小小的驿站,电是发电机定时提供。到达当天傍晚典型的高原反应开始显现,头疼、缺氧、血压升高,急性失眠接踵而至,血氧浓度一下就降低到80左右,需要不时提高呼吸频率和呼吸深度以缓解呼吸困难,前两天需要服用退烧药来减少头疼的不适感。一天有四季也是不断考验着我们的身体和精神,昼夜温差极大,早晚披上棉袄,上午换上外套,中午换上短袖,真正体验到了小时候书本上描述的“早穿棉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的情境。上山前我们雇的当地的司机师傅再三叮嘱,五天过后,高原反应还是不减或者不小心感冒发烧了,都需要立即回去,大自然的威压可不是玩笑。高原氧气稀薄,紫外线强烈,空气干燥,风沙频繁,几天后我们个个嘴唇干裂起皮,皮肤晒得黝黑。

雄伟的昆仑山山脉

铺开工作区的地形图,密密麻麻的等高线已经提前说明了工作区山势的陡峭复杂,开车穿过一片戈壁,从山脚沿矿区简易的盘山路到达矿区的中心位置,一共21个弯,每一个转弯处都需要倒一下车才能继续向上,盘山路坡度大,汽车只能低档位缓慢行驶,由于没有遮挡,一眼就可望到山底,所以倒车起步时,偶尔的溜车都会让人心惊肉跳。大红柳滩这边的山难见植被,我们工作区的山上更是寸草不生,一眼望去都是裸露的黑灰色、灰黄色的基岩,它们是形成于古远古代的片岩,经后期构造运动作用的改造,变质变形强烈,产状较陡,风化后,犹如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打造出的一把把尖刀插在山上。陡峭的山坡上铺满了风化破碎后的片岩,犹如给雄伟的大山穿上了黑色的鳞甲。车到达矿区道路的尽头已是5081米的海拔,然后我们就开始要亲自攀爬。虽然1:2000填图范围只有1平方公里,但涵盖了从山脚4300米到山顶5400米的高程,对于长期生活在海边零海拔的我们来说,这样的高度无疑是巨大的挑战。由于没有植被,向上攀爬时没有抓手,只能弯下腰腿脚并用,遇到大面积风化碎石区,残坡积区,爬三步退一步,高原缺氧,十步又一歇,然后需要大口大口呼吸,即使是短短的一段山路都会花费很大精力,用掉很长时间。向上攀爬的每一步都淬炼着我们的身体,考验着我们的意志。

矿区简易路的尽头,海拔5081m

当站在5400米的山脊上,偶尔可见未融化殆尽的冰雪,忽然飘来一片片触手可得的白云,不远处就是海拔5600米雪线,“高处不胜寒”。此刻偌大的天地间、无尽的高山上,心脏快速跳动的声音和急促的呼吸声反而是能感受到自己,感受到生命、感受与大自然融合的最真实的写照。由于常年降水少,气候又极其干燥,步履踏过风化强的地方,扬起一阵阵黄色沙土,随风而起,飘向远方。山上的温度随海拔增高而渐渐降低,有太阳头顶上照耀还很温和,但只要云遮挡了太阳,哪怕一小会儿,寒意就会瞬时袭来。所以爬山途中就会不断的拉开前胸的拉链又拉上拉链,身上的棉袄,穿了脱,脱了穿。每一个好的露头点,每一处岩性变化的地方,每一个矿化蚀变的地方,都是我们工作的重点,需要定点,拍照,量取产状,然后进行文字描述存档。矿区内锂矿主矿体的位置基本都是发育在陡峭的山坡处,停下进行研究时,直不起身,半倚在附近的岩石上,双脚只能踩在有限的岩石裸露之处,很难腾挪,拍照时轻微的晃动都会激起一身冷汗。1:2000地质填图主要方法是追索法,所以遇到矿体和蚀变带等重要的地质找矿线索时,就需要顺藤摸瓜,沿着他们的走向上进行追查,所以不可避免的就要硬着头皮跨越比较艰难危险的地方,宽阔陡峭的碎石区,消融的雪水浸湿的风化沙土区,风化裸露产状陡峭的基岩区,矿体“长”在哪,就需要身体力行,人跟到哪,找矿不能半点含糊,这也是我们进行找矿工作的信条。午饭,在山上简易解决,选择背风的石砬子,席地而坐,就着瓶中冰凉的水,望着绵延不绝的山,听着阵阵的风声,看着风卷起的沙尘……这就是地质工作,是地质工作者平常的一天,我们也是与大自然最为亲密的一群人。

  人在茫茫的昆仑山的映衬下显得如此渺小

经过连续10天的艰苦鏖战,我们顺利完成了各项工作,同时获得了在场山东一院同行们的褒奖,肯定了我们不畏艰险能够坚持到底的精神。虽然这里的环境和工作对于我们来说也是极不容易的,但作为辽宁地勘院的一份子,作为深受老区调队精神影响的青年人,我们秉承不怕苦不怕累、有始有终,专业诚信的精神,永远都行进于不断超越自我,勇攀高峰的路上。

大红柳滩上其实没有红柳,只是在远处的河谷中,偶尔会看一棵红柳树苗孤独顽强地生长着,似乎对人们诉说着“生命禁区”的希望。我们地质人又何尝不是如此,在险峰下顽强地成长,为国家寻找急需的矿藏。

裸露的变质绢云石英片岩


图文/ 李安楠